随着移动通讯网络、IT、手机终端和交通等技术的快速发展,当今社会接收各类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均是指数级增长。而信息有各路各样,有负面的、消极的、暴力的、正能量的、感人的,也有官方统一的。这也会让人陷进了“信息茧房”再叠加“信息爆炸”,若处理不当,只会增加心智负担。
已人到中年,身上背负责任已经足够多,无须多增负担。因此,以下这些准则能帮助消除这些负担,让人生越活越轻松。如下:
- 这是屁事…
- 关你屁事?
- 关我屁事!
- 屁大点事。
随着移动通讯网络、IT、手机终端和交通等技术的快速发展,当今社会接收各类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均是指数级增长。而信息有各路各样,有负面的、消极的、暴力的、正能量的、感人的,也有官方统一的。这也会让人陷进了“信息茧房”再叠加“信息爆炸”,若处理不当,只会增加心智负担。
已人到中年,身上背负责任已经足够多,无须多增负担。因此,以下这些准则能帮助消除这些负担,让人生越活越轻松。如下:
1、坦然面对、承认和接受我们的分歧,并且描述清楚分歧到底是什么?
2、别着急于当场、马上解决分歧,但必须要做的是:确定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,需要哪些人参与来解决什么的分歧?
3、在沟通、辩论过程中,时刻注意别让负面情绪占据了你的大脑
做为产品与开发激烈摩擦一早上后的小结。
这段时间想做的事情太多,列出来梳理一下:
最近自我感觉也很差,总迷茫于当前的工作、事情、人生有何意义?这种状态,应该就是属于网络上所说的精神内耗。需要内省一下,要不然,健康要出问题了。
什么是精神内耗?人类控制应对自己的心理或情绪、进行决策、创作、进行各类思考等等,都需消耗能量。而这种能量在消耗后,也是需要时间来恢复,重新积存的。而精神内耗,就是自己主观原因令这种能量不停被消耗,从而令人感觉焦虑、疲倦,再严重者就是焦虑症、抑郁症。
那应该怎么破?
别想太多,只管去做!!!
思虑过多,做爱太少,也易得病!
一、牛人的一生,就是开挂的一生
苏世民,维基百科是这样介绍的:
史蒂芬·艾伦·施瓦茨曼(英语:Stephen A. Schwarzman,1947年2月14日-)或译作苏世民,美国大亨与金融家,与前美国商务部部长彼得·乔治·彼得森在1985年成立全球著名私募股权与管理咨询公司黑石集团。根据《福布斯》统计,施瓦茨曼个人财富达108亿美元[3]。 截至2014年,《福布斯》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122位[4]。在2019年美国400富豪榜,他以177亿美元的资产,排名第29名[5]。
维基百科
本科就读于耶鲁大学毕业,硕士毕业于哈佛商学院,在学校已展露出他的非凡领导力。毕业后加入雷曼兄弟,31岁就做到总经理职务。而后创建了黑石集团,成为全球著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并购业务公司。
出生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,就读名校,成名于华尔街。创立黑石集团后,其业务与全球各国政要名流均有联系。看似开挂的人生,其实背后有着他的勇气、坚毅和智慧。
二、 他的经验与教训
…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永远是“自己的问题”。如果你能发现对方的问题所在,并提出解决方案,那么他们一家愿意跟你沟通,无论他们的等级或地位如何。问题越困难,解决方案越少,你的建议就越有价值。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,才是竞争最小、机会最大的领域…
《苏世民:我的经验和教训》
这就要求自己能做到真正的倾听,换位思考,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,才能做到为对方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或建议。帮助他人,为他人提供价值的同时,即是展现和积累了你自身价值。
…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热爱的事物上。热情所至,卓越必成,单纯为了他人的敬仰和尊重而做事,则很少能带来成功。如果你对追求梦想充满热情,如果你能勇往直前,如果你以帮助他人为已任,你的人生就会充实而有意义,你也永远有机会建功立业、成就不凡。你为他人付出的善意和努力,最终会给你自己、你所爱的人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福报。…
《苏世民:我的经验和教训》
这是西方哲学和宗教典型的“奉献、博爱、利他”思想,通过利他的同时也是达就利己。换成管理学语言,即是愿景、自驱力、个人价值实现。这需要个人有远大的理想追求、坚定的价值观和坚毅的品质。感觉,这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缺乏的,也是我自己所缺乏的。
…任何投资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经济周期的节点。周期会对企业的成长轨迹、估值及潜在回报率造成重大影响。…
…市场触顶的指标是身边赚到大钱的人数。声称表现优异的投资者数量随市场的超市而增长。…
《苏世民:我的经验和教训》
如何判断市场到顶,简单来说:就是人人都可以从投资市场中赚到钱。就是通街的人都在谈论股票、期货、货币政策等等。当前,感觉还处在“市场恐慌”末段,加上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且传导更快、关联性更强,经济周期走势更加难以估计。
三、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
书中,苏世民总结的经验和教训还有许多,可能是个人阅历不够,很多内容并没有太大共鸣。
借鉴别人经验,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。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,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,不断提升自我,方能实现个人价值。
一、投资方面
先上张让人好心情的图,4月收益率15.58%,跑赢上证11.59%,振奋人心。证明自己的投资决策模型正在逐渐建立,而且证实是可行、有效的,后面需要继续保持。
昨天大市普遍回调,看来缺乏外资情况下,国内资金上攻乏力。 手上几支股票都小跌,特别是水井坊回调了4个点,庆幸前天能坚守原则当天做T。
今天股票普涨,感觉各路资金都看好节后疫情平息和经济恢复,手上和尔泰涨4.6%,按之前策略,出掉了之前补仓的部分,小获利。
还是那句话,赚钱让人开心,更开心的是能坚定执行自己制定的投资策略。收钱落袋,才是真正的收益。
5月投资标的选择,除之前定下的疫苗、云计算、IDC数据中心和游戏外,感觉饮料食品也可以纳入。具体个股,后面再抽时间分析确定。
二、工作方面
工作上,自己的主动出击和凭借过往知识、能力积累,借公司组织变革之机,去到了新岗位挑战全新的职责,也成就了职业上的转型,不管最终结果如何。起码,这是当前最好的结果。
“跳出舒适区”这句话,很多人都看得多、听得多、也想得多,但最重要是要“去做了”。光喊、光想没用,不如寻找机会去实践,挑战过、尝试过,即使失败了也不会留下遗憾。
简要记录下公司组织变革过程:
公司在19年受“舆论”冲击,整个行业受影响。20年又受“新冠疫情”冲击,是全部行业受影响。双重打击之下,公司并不好过,业绩虽没公开,但传闻暴跌近7、8成或以上。
而对于我所在IT部门, 公司原CIO 在19年10月提前退休,并宣布外聘新CIO,当时已传闻会对IT进行人员优化和组织变革。2020年元旦,新CIO履新,人员优化、组织变革已是板上钉钉。农历年初三,公司即启动转型线上办公,在家办公变成了996。到了2月中下旬,组织架构调整开始实行,各类的小道消息开始在各类渠道流传。
3月初和3月底,以两场线上方式且IT部门全体300多位员工参与和由新CIO亲自主持讲解的会议,确定了组织架构变革基调、内容和计划。4月初,随着第一轮裁员消息陆续落地,以为会过一段落。在4月第三周,又传来第二轮裁员消息。同时,公司其他职能群也同样进行着变革,在VUCA时代,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“不停在变化”。
3月初全员会议宣布架构调整开始,可以与各个新部门的总监进行自荐,说是重新选择的过程,本质就是人员淘汰的过程。通过第一时间、主动向新任总监自荐,顺利通过了面试。这个说来也可能是缘份,这位总监也是当年进公司时复试我的。可能正是如此,他相信我有能力做好新岗位职责。
之前自己带领的团队,在与领导沟通和运作下,除了一位自身在年前已决定离职的年轻小伙借此机会拿赔偿走人外,其他6位同事都能继续留在公司。也可以说是对大家有个“交代”,加上所在团队拿下了19年的“公司最佳团队奖项”,为整个事情划上了一个完满句号。
挑战还在继续,发一下16年自己写下的词,以明志。
事多莫忧,忌患得患失。
祸多莫愁,宜顺势力行。
革拖沓推诿之风,除魑魅魍魉之辈。
秉明志以立己身利他人,结英雄以造大势成伟业。
大丈夫,当出众,莫惧言。
自有独我朗朗乾坤,傲然立世!
(这词原来一直没取名,后面要好好想想起个有气势的)
今天看到新闻,第一季度的GDP数据公布:
4月17日,国家统计局消息,一季度GDP为206504亿元,同比下降6.8%;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,实际下降3.9%;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,实际下降12.5%。
数字看着很惊人,但我感觉疫情给经济、民生带来的至暗时刻,还没有真正的来临。因为疫情对社会各个方方面面的影响,中间会有传导过程,估计在Q2才会慢慢陆续浮现。
但结合自己身边看到的、听到的,已陆续有感觉。
上述可能只是自己身边的一些观感,但最终情况是会比这更惨吗?无法预知,这个传导过程需要多久,最终影响有多大,都无法准确得知。或者简单的来判断,如果你身边的人、同学、亲戚、旧同事,突然问你借钱的多了。你所在地区的恶性犯罪事件,比如抢劫、偷盗等变多了。。那可能说明影响才是真正传导到末端。
身处历史时刻,个体力量太微弱,无法改变什么,只能见证。也庆幸,自己还有一份工,还有相对来讲是稳定的收入,这才能安心养家,见证这段历史。
Copyright © 2025 寻知笃行. 自豪地采用 WordPress。 黑酷由Iceable Themes所设计。